一树一峰入画意——圆明园中的松风阁考-天天快看点
2023-05-09 20:00:35
|
来源:北京圆明园研究会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平湖秋月位于圆明园福海北岸,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,在福海北岸西部,仿杭州西湖同名景。
平湖秋月建自雍正朝,雍正七年(1729)雍正作《平湖秋月》御制诗。乾隆三年(1738)七八月间作御书《流水音》、《松风阁》匾。
乾隆三十五年,松风阁殿内设椅子4张,绣垫著配锦套。此阁在圆明园盛期,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诞辰日,在松风阁过皇会。乾隆二十一年(1751)四月十六日,松风阁演会,乾隆帝早膳并办事完毕后,乘船至松风阁看会。十八日,正式过皇会,乾隆帝乘轿至福海南岸聚远楼,等着接皇太后在该楼看会,尔后乾隆帝至广育宫拈香完毕后,乘船至北岸松风阁看会,可以看出这是以活动为主的场所。
松风阁其名松风指松林之风,又是古琴曲《风入松》的别称,很有深意。
四十景图中的松风阁《圆明园四十景》图册历经十一年(1736-1747)由《避暑山庄三十六景》诗图册借鉴而来。自乾隆元年(1736)由冷枚等人起稿后,乾隆三年(1738),沈源、唐岱又接此任务,并绘制完成。
首册图页之前分裱雍正帝《御制圆明园记》和乾隆帝《圆明园后记》,由通政使张若霭书。每册最后图、诗末尾,分别落款“乾隆九年甲子九月奉敕,臣唐岱、沈源恭画”和“工部尚书臣汪由敦奉敕敬书”并钤印。图册到乾隆十一年(1746)四月装裱呈进。又经装配木匣之后,到乾隆十二年(1747)六月,奉旨安设到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。1862年5月被拍卖,后由法国国家图书馆转购,收藏至今。
《圆明园四十景图》第三十一幅为平湖秋月,钤有两枚印,一白文为平湖秋月一白文为天根月堀。
乾隆九年平湖秋月图仅含西部主景,松风阁则在东侧景的第三十六副涵虚朗鉴图内。松风阁在藏密楼东临正楼五间两层,外檐挂乾隆三年御书“松风阁”匾。乾隆五十年平湖秋月、五十二年松风阁先后修缮。
平湖秋月遗址